0%

《创意,未来工作方式》-读后感

本书是我难得会感觉读不下去的书,以至于读后感的书评我都懒得取了。只能大概归结于三点:

  • 作者比较博学,见多识广,内容很有深度,我看不懂
  • 创意(群体)管理这个领域离我太遥远,无法感同身受
  • 我读此书的时候心不在焉

当初购买此书的时候只是被标题吸引,加之很多大咖推荐。我以为是一本讲述个人创新、个体崛起以及未来个人工作和生活方式相关的思考和观点,但就本书内容及主旨而言,只能说似是而非。

本书其实是一本关于如何管理创意工作者的方法论,加上很多作者对其观点自我论证的过程。简而言之,工业时代劳动者群体从“体力工人——脑力白领——创意人”三种角色逐步转移,现在正处于“创意人”群体的崛起时刻,什么设计师啊、程序员啊、创作者啊,这些岗位不是简单地用用Office走走业务流程,而是用自己的创造力把想法变为现实。但这群人就是那么桀骜不驯,不仅不服从管理,同行之间还形成了鄙视链。而苹果、Google这些公司的产品,明显是由众多创意精英合作完成的,而且创新步伐相对稳定。所以如何让这些创意精英聚集在一起工作,并且达到1+1>2的效果,应该是本书写作的初衷(反正我是这么理解的✌️)。

综上,我觉得不如把书名换成《如何饲养一群程序猿》会更贴切,《未来的工作方式》——搞得人家内心掀起小波澜,满怀期待把书开,然后,风平浪静了。当然,我无意冒犯作者,仅发自肺腑觉得是我自己水平太低,高度不够,无法心领神会罢了。(前三章读起来还有那么点意思,到后面就开始打哈欠了)。

s29152731.jpg

创意是长出来的

某个偏远山区的农村妇女,会不会在某个时刻灵光一现——DNA是双螺旋结构。

这里要讨论的创意,不是写一部小说、画一幅画、或是打磨一串佛珠,这些确实属于创意,但往往只属于个别匠人的作品。本书所讨论的创意管理,应该是拍一部电影、开发一套软件、制作一部动画等,它们和匠人的手工艺品的最大区别在于——这是由一群分工明确的创意人合作而来的成果,他们的目标不是一件手工艺品,而是一套产品,是想法——设计——架构——实现——销售——售后等,一系列循环反复的过程。

创意,不仅仅是工程管理,也绝不是所谓的灵感瞬间。所以试图用流水线管理工人的方式去管理创意者,或者任其野蛮生长,都不大可能有什么好结果。

一个人的智商远超过一只蚂蚁,那一群人的智商和一群蚂蚁相比呢?呵呵,先搞定人民群众的价值观、拉帮结派、分歧、欺诈等等矛盾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种感觉:iPhone这种外观太简单了,一个圆角矩形下方画个圆圈,搞定!是的,苹果的产品总给人一种简约美的印象,简约到很多人看一眼就会觉得这种设计的我也可以啊,可问题在于,为什么苹果产品问世之前,大家却想不到这种简单的设计呢?其实就是那句话——像攀岩一样,站在结果往回处看,原来很简单、很容易。但从起点往结果看,整个过程很艰难。

所以,像书中列举了很多苹果、Google、亚马逊、通用、丰田等世界知名公司的案例,说白了,都是围绕如何挖掘创意人的潜力、确保有价值的创意能够得到落实,等一系列问题探究其根源。我觉得书中有两句话比较重要:

  • 他本可以做些很酷的事情,但他的老板不让他做。
  • 奖励卓越的失败!惩罚平庸的成功!

我从本书的前半部分基本可以get到一个观点:好的创意一定是自己长出来的。但一定有个前提:好种子遇到好土壤

  • 种子不一定是某个人才/天才,也可以是一个点子、一套思想和规划。
  • 土壤不一定是公司/团队,也可以是一套体制、规章制度。

站在种子(创意)的角度

创意应该尽可能被产品化,确切地说,优秀的创意应该秉持“大家都说好”的方向去落实,避免“这帮人不懂艺术”的思想。书中把产品分为类似星巴克这种规模运营(面向零售)型,和Google搜索这种复杂系统(面向服务)型。但不论哪种,都要确保产品的完整性、用户定位、品质感等方面,这是和艺术品的最大区别。

站在土壤(组织)的角度

如何保护创意人?平庸的组织通过死板的流程、领导、不合理的分工等方式抹杀着创意,所以一些公司采取隔离法(将创意人与其他团队分离工作);支撑法(通过制度或强力领导支持);闲适法(提供能够激发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站在种子和土壤共同的角度

创意这个词总是和墨守陈规相悖。但一片茂密的森林离不开年复一年的开枝散叶与落叶归根,这背后是一套规律,而规律对于组织/体系而言,就是一套制度。所以,好的创意如果得到成功落实,要能汲取经验,并固化成机制,激发更多优秀创意。创意过后,得不到管理的代码就是一堆bug,有效管理(封装成API)的代码,是下一个伟大程序的SDK。所以,组织里的创意成果,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真的不好说。

谈了创意的心法,总要有些功夫,下面是从书中总结的创意“工具箱”。

创意十八般武艺

知道了创意是长出来的,那如何寻找优秀的种子,如何耕耘良好的土地,便是本书大篇幅讨论的内容(也是我看不下去的地方😂):

  1. 问正确的问题。搞清自己真正的业务是什么,因为客户永远只会要更快的马,而不是一辆车。
  2. 审视关注点。找到用户的痛点,而且越具体越好,最好是封闭在一个小范围内。
  3. 用类比让创意雪崩。iPad不是iPhone的放大版,而是杂志的延展;从铅笔的核心功能和特性来思考如何优化,说不定可以想到自动铅笔。
  4. 联结,创意连连看。还记得乔布斯发布iPhone吗:一部iPod+电话+互联网设备=iPhone!从现有的产品出发,看看能整合什么。
  5. 让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像外行一样思考,如果你看到一个之前从来没用过的软件,你的第一反应是如何用它?
  6. 突破限制。别简单地来一句“这不可能”,就否定掉想法,不管这句话是别人说的还是自己说的。
  7. 带着问题,获取新信息刺激。向外寻找信息,有目的性地寻找问题解决方案。
  8. 把珍珠串成线。向内寻找答案,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9. 回顾。创意虽说是面向外来的,但当你完成它是,应该全面、客观、系统地总结一下这个过程。
  10. 系统思考,见树木又森林
  11. 面对现实,诚实地面对真相。人们很容易陈述甚至夸大自己成功的事实,但也很容易掩盖和逃避自己失败的结果,尤其是创作过程当中的每个小失败。
  12. 理解结构,透视背后的结构。就像开车一样,心中要有地图,也要懂得每一段路的加减档、方向盘、油门刹车等基本单元,创意是一个过程,要把它拆解成基本单元。
  13. 用原型连接设想与现实。这个很容易理解,先做一个产品原型,比你天马行空地乱想要靠谱。
  14. 调整与坚持,在飞行中修理飞机。先把创意实现并可用,之后在逐步地完善细节,一步到位是为存在的。
  15. 创意的有机变形。创意不是工程建设,时间和结果与预期不符是一种常态,要积极地运用创造过程和完成时所产生的想法。
  16. 跟进,创意落实必须亲力亲为。创意的落实往往是“高层——中层——项目经理——程序员”,每个上级只完成份内的事,其他部分只会等待下属的结果,然后总能得到“意外惊喜”。
  17. 不离一线,保持手感。不写代码的项目经理不是好设计师。
  18. 质脆玩具,造个玩具自己玩。伟大的创意人都会有自己专属的“产品”,比如Linus与Linux,用自己的手艺给自己做个“玩具”吧。

至此,是本书的绝大部分内容,甚于的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如何发现、管理、领导创意,以及如何管理失败的创意等思想总结。但必须要承认,我越到后面我读的越不认真,就此打住吧。

读完此书,我想了想,到底应该把程序员比喻为作家还是工程师呢?好像都合适,也好像都差点意思。合上此书,我又想了想这个问题:

一个伟大的程序员,他的每一天都是名靠谱的工程师,但观其一生,却是一名充满灵性的艺术家。

小小鼓励,大大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