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秦汉-《易中天中华史:卷7-9》

为了便于理解秦汉的发展轨迹,我把秦朝和汉朝两个历史片段比作两家公司的发展历程。先做个简单的前情提要: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周集团成立了,他们的市场叫做“天下”,但是天下实在太大了,于是大周就成立了很多子公司,并划分一部分市场份额给他们,只有一个要求:“独立结算,自负盈亏,你爹姓周”。刚开始这些子公司都很听话,也很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子公司做大做强,但大周本部却日落西山,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子公司市场做的比自己还出色,时间一长,子公司们就有些失控了。

此时进入春秋时期,有5家子公司实力最强,俗称春秋五霸。尽管自身实力远超大周,但此时大家还念旧情,礼节上依然拥戴自己的大周母公司。但关系到市场业务的事情,就另说了。各家子公司开始大打出手,抢占对方的市场份额。毕竟对手都是曾今的兄弟公司,彼此竞争基本保持着公平、公证、公开的原则,日子嘛也还算过得去。

随着竞争的白热化,到达战国时代,大家变得心狠手辣,这个阶段完全就比谁更不要脸。于是,春秋五霸正式被战国七雄代替。而天下这个大市场也发生了巨变,春秋时期统治市场的往往是那些做高精尖的公司,他们自诩为华夏文明;战国时代统治市场的却是那些做中下游的低端公司,他们被视为蛮夷。蛮夷虽然技术落后,但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时期,劣比驱逐良币啊。而我们的主角——秦,就是常年在中下游做着低端业务的蛮夷公司。

大秦发家史

创业之路

秦被贴上低端的标签,他们自己也认,但他们知耻而后勇。这就要从一位职业经理人开始说起——商鞅。秦之所以聘请商鞅经营公司,就是一心想要做出自己的大品牌,他们要证明自己不是山寨。所以秦的高层也求贤若渴,纳谏如流。商鞅也得以在此施展拳脚,他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 干掉中年油腻无能者(废封建,改郡县)
  • 干掉裙带关系(废世袭,改任命)
  • 严格执行KPI考核
  • 996
  • 老板永远是对的!

政策一出来,当然是怨声载道,但是商鞅发话了:“不听话者,砍了你的狗腿”!总之,公司上上下下的要求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大赏有功者,严惩有罪人。毫无疑问,在他的带领下,秦彻底变成了一个运转效率极高的大军营,战斗力瞬间爆表,秦王果断开始向中高端市场发起挑战。

变化来得太突然,以至于战国的其他六“熊”不得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才能勉强与秦抗衡。但大秦也不是吃素的,此时的富二代(应该叫富N代)已经按捺不住雄霸天下野心——他就是秦王赢政。接手父辈们的家业后,他顺理成章地一块块吞并市场,由于秦走的是军国主义路线,手段之残忍,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但不论如何,在绝对实力面前,你奈秦何?

就这样,秦吞并六国,确切地说是20多国,只不过它们实力太弱而忽略不计,其中包括母公司——周,大周集团正式更名大秦。

反封建有多难

秦抢下了所有市场份额,一统天下,但秦王赢政不想走周的老路线。具体来说,他不打算继承“封建制”,而是想延续之前的“郡县制”,做一个放大版。集团子公司架构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中央集权才是大势所趋,但摆在秦王面前的一个大难题——如何分赃?

打江山易,治江山难啊。

想当年,大周集团成立,和周武王一起浴血奋战的弟兄们,他们即是合伙人也占股份的好吧。现在公司成功上市,你想独吞?也不怕撑死!所以周武王采取分封制,通过分股份、成立子公司,给每个创始人都封侯封爵,当上CEO走向人生巅峰。这套逻辑已经执行了1000多年,大家都理所当然了。秦王却发话了:“这家公司从此只有一个老板,中高层必须由公司统一招聘和调配,市场财务必须由公司统一结算,所有资产都归公司所有”。说白了,秦王走的是中央集权制,同时非常蛮横地补充了一句——“不听话者,砍了你的狗腿”。

那个时候的人们习惯了封建制,当初和你创业,都奔着上市套现去的,现在你秦王强推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套现之路被堵死,中高层(贵族阶级)当然一肚子火了。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秦始皇自然是千古一帝,既然要废除封建,强推中央集权,自然要统一之前众多子公司的业务规则,所以统一交通、统一文字、统一文化、统一度量衡,这些事非常不得了,它为中华文明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他还修建高速公路、万里长城,巩固了国防部队。当然,这一切也是蛮横强推!

如此这般的结果,加之泯灭人性的条例制度,弄的民怨四起,当年的愤青们就公开写文章各种骂,大秦不施仁政,生儿子没屁眼。秦始皇不乐意了:“你再骂个试试!”愤青们回:“试试就试试!”于是秦始皇就把他们逮起来活埋了——杀鸡儆猴!其实当年被活埋的都是些杠精,只会无脑乱喷,说的话根本没建树。秦始皇是真没想堵住儒家的口,只不过是被喷烦了。

但是焚书是真的,秦始皇的目的也很明确,限制言论自由。但这种一刀切的方式,致使多少绚烂文化,经典古籍就这么被他化为灰烬。罪人啊!

总之,强推各种统一政策,强行各种严苛条例,不顾百姓死活,只看绩效,大秦只是把曾经的军国主义放大到整个帝国版图。自然要失人心的。

中高层被得罪了,基层员工也被惹怒了,秦王朝自然要迅速奔溃,只是看谁负责临门一脚而已。

楚汉争霸

那日天空下起瓢泼大雨,上班途中的陈胜吴广铁定要迟到了,按照大秦律例是要被问斩了。只见陈胜仰天长啸:“横竖都是死,老子还不如造反!”没想到鲜花掌声接踵而至,看来大家的内心都压抑太久了,等这句话等得也太久了。而陈胜也就这么一脸懵逼的走向创业道路。

其实陈胜吴广不重要,只是他们的这一行为成了模范,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创业热潮。当然,主要感染了最重要的两个人——项羽和刘邦。

项羽:一个没落贵族,愣头青。
刘邦:一个流氓地痞,乡巴佬。

项羽能成功,主要是因为出场时装备比较好。他叔项梁,眼界格局比他高,做事又脚踏实地,一路带侄儿装X带侄儿飞。他军师范增,老谋深算,各种运筹帷幄,助他杀人于千里之外。而他自己呢,骁勇善战,血气方刚,战场一条龙,政场嘛…毕竟还是个孩子。在英雄联盟里最多算个前期坦克。

反观刘邦,一个混混头,带着屠夫樊哙,刀笔吏萧何,还有什么买菜的拉车的,的出门装也不怎么样,就这么创业了。但刘邦的性格造就了他,此人识时务,听得进忠言,广纳贤才,是个大后期。以至于后来张良、韩信、陈平等人的加入,实力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项羽是破釜沉舟,逢战必胜,愈战愈勇,每次战斗都打的非常精彩,操作之风骚,意识之精准,无人匹敌。然而他输了正常战争,因为他太任性了,只喜欢战斗,只想恢复秦以前的封建秩序。而封建的弊端就是诸侯群伐,这个西楚霸王自然是屁股没坐热就game over。我们后人也只能感慨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啊!

而刘邦的务实不仅为他赢得了战争,更重要的是坐稳了江山。

基业长青

汉不过是披着儒皮的法

其实汉帝国是继承了秦的衣钵,只不过刘邦深谙管理之道,很多东西是不能硬着来的,所以他背后走的都是大秦的专制路线,只不过策略有所不同:

  • 骨子里是郡县制,但一国两制,部分封建制,先安抚贵族
  • 废除各种酷刑,安抚民心
  • 表面不限制言论,实则独尊儒术,让你没得选
  • 依旧集权,不听话者找茬儿杀掉

因此,汉帝国骨子里是专制集权,只是刘邦的个性让大得了天下,稳坐江山。但汉朝的中央集权也栽培了另外两个政治不稳定因素:外戚势力和宦官集团。

从开国皇帝刘邦的老婆这个苗头就出现,吕后可谓一路出生入死,伴随刘邦成就霸业,她完全配得上老板娘或董事长夫人的名号,她想当个副董事长也具备这样的实力。吕氏集团的崛起是在刘邦死后,自此以后的汉朝总时不时出现这样的循环:先帝驾崩,太后干政,父辈外戚崛起,皇帝拉拢宦官,干掉外戚,宦官崛起,皇帝大权在握,干掉宦官,新外戚诞生。

如果孔子看到这些估计要被气死,真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妻不妻。还有那些道貌岸然的尊儒,根本就是皇权的政治工具,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的合法性,在正儿八经的权力争夺和政治斗争当中,谁会在意你这些礼节。该管制的管制,该强迫的强迫,该霸道的霸道,为啥?有效啊!

汉武大帝

汉武帝是汉朝除了高祖刘邦以后,业绩最出色的一个皇帝。首先,尊儒是从他开始明确的;匈奴是他灭掉的;推恩令几乎彻底消除了封建制;举贤让贵族阶级变成官僚;分天下为十三州部;大汉版图几乎翻倍。

是的,汉武帝刘彻在接过父辈们的家业后,先是干掉外戚势力,手刃宦官集团,然后才真正开始了自己平定天下的千秋大业。他从政治、军事、体制等多方面发起革命,运作的是风生水起。但归根结底,他是为了巩固皇权和政权,我个人觉得,他手里的大汉应该与秦始皇的预期差不多了吧。这个时期的汉朝固然气势恢宏,但内部是无数个酷吏、严刑峻法、连年战争扩张的功劳。

我们显然无法用好或坏来评价汉武帝,因为他和秦始皇一样,为整个中国做了非常了比起的贡献,但对当时的黎民百姓而言,恐怕一点也不仁慈吧。


就写这么多吧,本书是《易中天中华史》的第二部,我只看了一半。书中对秦帝国的描述不多,更多是讲楚汉以及国家制度的,其中花了大量篇幅拿古希腊古罗马做对比,为何集权专制的中华文明能经久不衰,为何崇尚自由的罗马反而轰然倒塌,其中的观点却是值得玩味。

小小鼓励,大大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