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读《被讨厌的勇气》

损失厌恶 - 从因果论到目的论

先解释下“损失厌恶”:当人们面对同等程序的收益和损失时,主观上会觉得损失更令人难以接受。举个例子:

一个人买彩票,如果这一期没中500万,其实也无所谓,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损失,对吧?但是假如他这一期中了500万,满心欢喜零钱回家,钱还没捂热乎呢,夜里就被小偷洗劫一空。正常人的反应会很愤怒对吧?但是仔细想想,他过往买了很多期彩票,都没中奖,其结果就像是每一期都被小偷光顾了一样。为什么没中奖的时候他反而不会太难过?

所以,人们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与其让他选择小概率收益,他更乐意选择大概率不要亏损。这就是损失厌恶。

然而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收益?亏损?其实我们还有第三个选项——不作为!

尽管“不作为”在道德上遭人唾弃,但这真的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然而人们为了心安理得地不作为,会在潜意识里编织各种借口来安慰自己,

  • “比尔盖茨爱读书?呵呵,那是人家有钱有闲”
  • “要是我有个有钱的爹,肯定比王思聪强”
  • “被渣男伤过,无法再爱上别人”
  • “我是内向性格,话很少,也比较宅”
  • “先别管我买不买,iPhone的信号问题解决了吗”
  • “中国社会的观念,只会把女性变为生育机器,所以我不结婚”

(以上评论多数源于我刷头条时看到的)

上述这些基本可以概括为佛洛依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先给出一个无法改变的原因或是过往,然后推导出一个看似合理的结果:“我现在这样,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如果你用阿德勒式的“目的论”来看待这些观点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任何一种牵强的理由背后其实都隐藏着“懦弱和懒”的目的,这个目的是由人们的损失厌恶心理引起的,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经过潜意识的包装,甚至可以骗过自己。比如:

  • 懒得读书,所以去炮制各种忙/没时间的借口。
  • 自己主观不努力,就从客观找原因,否定他人成就。
  • 不愿再次承受爱情带来的痛苦,所以主动不肯放下过往的情感。
  • 不愿花精力交际,就拿内向来当挡箭牌,觉得话少和宅都是理所当然。
  • 自己不想买或卖不起,就把这一切归功于苹果的技术不行。
  • 通过放大婚姻和生孩子所带来的伤害,来掩饰自己对婚姻的自私。

刚看到这种“目的论”观点的时候,可能会难以接受,先别急着较真儿,我们就从客观上来看看这些评论——发表这些观点的人,就事情本身而言,他们大概率是——做了?还是没做?

答案显而易见对吧,这就是最开始所说的,人们因为损失厌恶,就在收益和亏损之间选择第三项——不作为。

很多事情都有风险,都有好和坏两面。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既定事实。然而对事实的解读却是非常主观的,就像现在的新闻媒体——焦点不同,反映的“事实”就不同。对于个人而言,你总把目光集中在事情消极的那一面,就达成了自己不想作为的目的。(最后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跑步可以减肥,但你却选择听“跑步伤膝盖”这种言论)

阿德勒心理学想要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重点就是:人是可以改变的,要不要改变,取决于你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解读。但,勇敢面对你做或不做为的选择,为其结果负责到底,而不是编造一堆理由,把锅甩给别人。

课题分离 - 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的焦虑源自哪里?——社交!

没办法,人是社会型动物,几乎没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千万别觉得长期宅在家里就是脱离社会了,你家的水电Wi-Fi和食物可都是社会供给的。

社会让生存变得简单,却让生活变得一点也不简单。

生活的忧愁大多为: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对对方的厌烦、朋友同事间无形的攀比、讨厌现在的自己、情感困扰、维护各种亲朋好友的关系…诸如此类吧。这些忧愁基本都源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小到朋友/夫妻,到大的国家/民族都属于社交的范畴,它能定义我们与社会某个圈层的关系,我们也能从这个圈层中获得归属感。但人一旦踏入某个圈层,荣辱感也伴随而来,忧愁也就越来越多。再谈这个话题时先说另一个字——善。

善,在希腊语中并不是道德层面善良的意思,而仅仅是“有好处”的意思。而我倒是觉得“人之初,性本善”的善,与其说是善良,不如说是“利己”更为贴切。人的任命之初,其实无所谓善恶,而是跟随本性,去做那些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随着生命的成长,为了融入社会,才逐渐学会了“利他”。

那么阿德勒心理学的第二个重点就是:人要学会“自私”地处理人际关系,你是你,我是我,彼此保持距离,互不干涉。考虑自己该怎么活才是重要的,因为你永远无法让所有人喜欢,你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这里的“自私”并不单纯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意思。简单来说,夫妻是一种社会关系,丈夫爱老婆是丈夫的课题,老婆爱不爱丈夫是老婆的课题,两者彼此独立。然而生活中却经常看到,一方爱,而另一方不爱,导致爱的那方歇斯底里:“我那么爱你,你怎么可以不爱我?”

换而言之,建立了社会关系后,因为混淆了自己和对方的课题,然后发现对方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课题,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痛苦。(我觉得这才是真自私)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也有很多:

  • 这个领导让我不爽,作为报复,我从此混日子,拖团队后腿
  • 我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他将来成为XXX
  • 我是对的,所以你要听我的!
  • 怎么办?说了那样的话,他会不会从此讨厌我?

以上都是混淆了自己和别人的课题,你一心一意为孩子付出,但同时又把自己的主观意愿“让他将来成为XXX”强加给了孩子,孩子以后要成为什么是他自己的人生课题;再如,一个人若要讨厌你,你再怎么言行得体,他还是会讨厌你;总之,一切的一切——“雨女无瓜😄”。

书中的谚语很形象:“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贡献感 - 有共同体才有幸福

关于课题分离,有的人能理解,有的人会觉得荒谬,还有的人会选择性解读为“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这种自私霸道的论调。

这都无所谓,因为阿德勒给出了第三个重点:人生的意义是自己决定的,生活的本质是追求幸福,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起共同体,并为此持续付出着。

这一点我想用自己的生活态度来解释。面对自己的家庭我总会想——我可是一家之主啊!

我这么想是不是会给人一种大男子主义,道德政治都不正确的感觉?然而并没有,我的这种想法,就是我对家的态度。因为我始终觉得,身为一个爷们儿,我是这个家的首要责任人,这个家以及家人需要我保驾护航,作为这个家的顶梁柱,我要持续地支撑这个家的经济、安稳、进步、价值观等。每当我的家人有困惑的时候,他们更愿意向我寻求帮助,毕竟,我可是一家之主啊。

实话实说,当我携手妻子从小蜗居一步步把住房变大变美,有了孩子,有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当每天都能看到小希望,看到家人的快乐时,我内心是幸福的,或许这种幸福也源于一个男人的成就感吧。

同理,我曾和我老婆说过:“你可以选择出去挣钱,也可以选择做家庭主妇,我们可以角色互换,我都尊重你。但是你不能出去挣不到钱(事业上不努力),又以此为借口不去照顾家庭。”一个家里,所有成员都是一体的,你的每一次轻松都意味着对方的付出,你的每一次付出都意味着对方的轻松。

不要总想着付出就意味着自己吃亏了,共同体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信赖伙伴”,既然组成了共同体,就应该信赖你的伙伴。这不是什么心灵鸡汤,就好比在中国这个大共同体里,你每天睡觉的时候难道还会担心边防战士有没有好好站岗放哨?这也太可笑了吧!

用目的论看清自己,用课题分离找到适合自己的伙伴,建立共同体,赋予人生意义,然后幸福积极地活着。

但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女生,打开美颜滤镜瘦脸大眼,对自己的颜值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爱上一个大帅哥,并觉得自己的付出驾驭得了他,然后每天查岗管制,最后分手了,她却感慨:“我被渣男伤了,再也无法相信爱情了”😂(我纯属开玩笑)

至此,是我读岸见一郎这本《被讨厌的勇气》后的个人感悟。书的篇幅不算长,但我觉得非常值得一读,倒不是觉得它的内容有多么颠覆,其实里面的很多观点我之前就已经想明白了,只是说它能清晰地把我的一些思想给表达了出来。总之,选个安静的午后,泡杯清茶,舒舒服服地品一下这本书吧。

小小鼓励,大大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