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一句简单朴实的话,直戳人性!犹如阿米尔的父亲——被拆成两半的男人,一半是富贵阶级的化生——阿米尔,一半是忠实仆人的化生——哈桑。本是亲兄弟的两个人,却因为阿富汗的人文与种族观念,而不得不定义为主仆关系。当然,对此事浑然不知的二人其实也没什么,有些事情如果从出生就一直是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接受,即便它本身是个悲剧。

或许对于哈桑而言,他无所谓“哈扎拉人”这个总是受人鄙夷的标签,从小作一个佣人,不能上学,见谁都要称呼“老爷,少爷”。这一切与生俱来,那就照单全收。而最让他牵肠挂肚的,应该就是自己的主子阿米尔了,或许不是主子,应该是儿时玩伴,亲梅竹马的好朋友。面对好友,以诚相待,为他付出再多也不求回报,唯一的期许也仅仅是他嘴角上扬。也正是这样,哈桑面对小主人下令去追风筝时,才会肆无忌惮地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而身为主人的阿米尔呢?同样与身俱来的权贵,和一开始就确定的主仆关系,他会像哈桑撇开所谓的阶层,把对面这家伙当朋友吗?显然,一个正常人,在习惯于自己的崇高地位后,恐怕没那么容易放下身段,何况他还是个孩子。所以在阿米尔眼中,“哈扎拉仆人”才是哈桑理所当然的身份,他也应该这么面对哈桑。所以当没人的时候,他和哈桑玩得很开心;当家中有贵客时,他选择与哈桑保持距离;当他们被欺负时,他选择躲在哈桑身后;当他看到哈桑被强暴时,他选择视而不见。为了让自己良心好过点,他问哈桑是否会听自己的话去吃泥巴,他问父亲说:“有没有想过请新的佣人?”

这位父亲,他永远保持正义,努力做善事,撑起整个家,永远公平地对待自己的亲儿子与哈桑。近乎怒吼自己的儿子永远不要说这种蠢话,哈桑他们是家人,不是佣人。父亲是那样伟岸,那样无可挑剔,直到后来,阿米尔才知晓真相,自己的父亲和妈妈生下了自己,父亲又睡了仆人的老婆,生下了哈桑。其实从一开始,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自我救赎。

可惜,战争来了,这场救赎被打断了,父亲带着阿米尔逃到美国避难,曾今的家园留给了佣人阿辛汗。而哈桑在得知阿辛年迈,无力守卫这座家园时,他第一时间回到这里,揽下所有本不属于他的责任,静静地守护着它。夜晚依旧回到破旧的佣人房里,哪怕体面的主人屋子早已人去楼空——这是他的态度。

终于,阿辛汗叫回了阿米尔,近乎恳求他去完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然而对阿米尔来说,哈桑是自己的弟弟,这只不过是个事实,与根深蒂固的“哈扎拉仆人”相比,似乎不重要。
哈桑在常年战乱的阿富汗死去…
哈桑还有个儿子被抓了…
那只是个仆人的孩子…
那是自己的亲侄儿…
哈桑一辈子对这个家不求回报地付出…
自己永远在索取,并选择在关键时刻牺牲掉哈桑…
父亲会怎么做?应该会毫不犹豫冲入战区去营救…
自己已定居美国,有美好的家庭与事业…

阿米尔在挣扎,他已经当了一辈子的懦夫,他的父亲最失望的地方,就是他不懂得担当,他似乎明白了阿辛汗那句话:“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我想,当阿米尔得知身世的真相,得知弟弟哈桑的凄惨,得知自己还有未完成的使命时,他内心时拒绝的。他依然想做回那个躲在父亲和哈桑身后的阿米尔,一切都与他无关,只不过是个仆人的孩子,没那么重要。也或许他已经遭受了大半辈子的煎熬,在他内心深处,依然无法回避良心的谴责,他欠哈桑太多,他一直希望父亲以他为荣,可父亲最看重的责任感,在他身上却找不到。

他一开始仅仅是跟着感觉走,深入战区,枪林弹雨,看到了难民的疾苦,看到在球场被虐杀的男女,看到了左眼眶空空如也的乞丐(曾今的大学教授),看到了人间地狱,看到战争可以夺走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就像塔利班的那个魔头阿塞夫的理念,对待这些垃圾种族,杀了他们都算好的——“狗肉”应该拿给狗吃,事实上他们也正是这么做的。

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他那么小,战争夺走了他的家人,他被抓紧难民营,幼小的身躯被强暴了,终有一天会在这里毫无尊严地死去,没人会在乎,和死了条野狗没什么区别。

我想,阿米尔应该是在这短暂的回乡“旅途”中逐渐意识到了这些,才会从一开始被“剧情”推着走,到后来义无反顾地要救出索拉博,哪怕是为之付出生命。或者,他不仅仅是要救索拉博,更重要的是自我救赎。

诚然,当他近乎被阿塞夫打死,用半条命带走了索拉博后,这场救赎才刚刚开始。哈桑的儿子已经被战争摧残到麻木,他的眼里空洞无光,一切的不公他都逆来顺受。他只想回到过去,和爸爸妈妈平静地过着生活,可惜一切都消失了,像梦一样。阿米尔能做的,只有代替哈桑,将这个孩子从战争的阴影中拖出来,帮他找回作为人的尊严,不仅仅是哈扎拉身份,不仅仅是见了谁都叫“老爷,少爷”。

又或者,在那个新年,那片草坪,阿米尔并不打算代替哈桑。对他而言,索拉博就是哈桑的第二次生命,这是真主的指示,他们回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光。这次轮到阿米尔了,他努力斗风筝给哈桑看,唯一的期许是哈桑的嘴角微扬,他拼命追向风筝,并回头冲哈桑喊:“为你,千千万万遍!”

一点简单的书评

我很喜欢这部小说,翻译的简直不要太好,要不是小说内容清一色是国外人名,我甚至有点怀疑原著恐怕就是用中文完成的吧。《追风筝的人》其实并不是那种温情脉脉的剧情,或者一味批判战争和揭露人性。要不说作者的文字功底很强嘛,读此书的时候很有代入感,仿佛一幅幅画面从我脑海中闪过。书中每次描述人们的内心活动时,我都会想,其实我在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处境,搞不好会和他一样。所以,整部小说总能流露出一种情感上的真实,好像是作者本身的亲身经历一样。

不论如何,本书都非常经典。剧情环环相扣,波澜起伏。我很同情哈桑,也很敬重他们的父亲,他们都很了不起。当然,阿米尔最终为自己,替父亲完成了救赎,这样的结局算不上圆满,却是应得的归宿。

小小鼓励,大大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