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钱不是万能的-《一课经济学》读后感

努力做一个富人,而不仅仅是有钱人。

谁该拥有资本

我们可能会习惯于用收入来衡量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这难免有失偏颇,我们应该站在生产的角度,用一个人生产力来衡量他对社会价值。

即在有限的生产资源面前,应该优先把资本分配给生产效率高的群体,因为他们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些才是生产效率高的群体,每个群体的配比是多少?这些问题书中归根结底就一个答案——交给市场去自我调节。

当然,本书并不是要在政府干预和自由市场的意识形态层面争夺高下,主要还是列举一些常见的经济学谬误,给我们这种经济学小白普及一下基本知识,但我也看得出来,作者多少要倾向于自由市场,政府能不插手就不要插手。

回到本书的第一大观点,一个社会一定时期的价值总和是恒定的。就比如一块地,分配给了A就不能再给B,理想的情况下,谁能更好地耕种,这片地就归谁。

然而,真实的经济环境极其复杂,很多资源分配的问题都裹上一层糖衣,让你爽及一时,痛及一世。比如下面几种情况:

  • 政府的信贷,为了公平地将钱借给每一个人
  • 保护夕阳产业,为了产业内的劳动者有饭吃
  • 兴建可有可无的公共设施,为了创造就业岗位
  • 最低工资法,为了保护弱势的劳工群体

以上的几种情况多多少少都在我们生活当中真实发生过,从人道主义层面来看,这些行为是绝对正确的,而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层面看,这可能最终伤害了大部分人。

首先我们要明确,国家政府的资本不是凭空变出来的,绝大部分是靠税收。因此信贷、夕阳产业的援助、公共建设、弱势群体的补贴,这些钱几乎全来自纳税人。

以信贷为例,民间借贷的坏账率往往比政府的要低。其原因是民间借贷是自己掏真金白银借给他人,债主自然需要充分掌握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也就是背后的生产效率。而政府信贷的执行者是公务员,借出去不过是纳税人的钱,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仔细摸查借款人,有很有可能把钱借给生产效率低的人,甚至没有偿还能力,成为坏账。

且不说这直接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间接的看,本来有100万可以给到一个综合素质很好的劳动者手上,他能用这钱创造200万的价值;而实际上政府却把钱给了另一个能力很一般的人手上,结果他只创造了120万的价值,凭空少了80万。

保护夕阳产业、最低工资法、仅为创造就业(或政绩)上马的公共建设也是如此,本来就是一些生产效率较低的工厂或岗位,因为随着市场竞争被淘汰掉。而政府的介入明面上保护了这些少数群体,实际上让纳税人整体受损,同时这些群体会继续占用这社会资源,无法将其交给生产效率更高的群体,新兴产业得不到资本的初期支持,伤害更大。

最低工资法甚至会导致失业,如果你是老板,有一批岗位能创造的价值连最低工资都不够,你会怎么选择,即然无法调低此岗位的薪资,大概率会撤销这些岗位吧。

书中强调,不能因为少数(而且是生产力低的)群体的短期利益,损害了整体的长期利益,我很认同。但真实生活中,很多经济活动其实都只顾当下某些特殊群体的损益,因为他们就发生在此时此刻,而所谓的整体长期利益,看不见摸不着,反而被忽视了。

当然,总不能因为他们是落后产能,所以他们就该死吧。失业的劳工、产业的转型阵痛,这些都会导致每一个具体的人生活变得糟糕,政府当然应该出面救助,但这和新技术、新岗位、新产业的发展本质上没多大关系,因为它们的出现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只有效率上去了社会的整体财富才会增加,才是真正的皆大欢喜。

总之,见树木又见森林,面对被市场淘汰下来的劳动力,应该得到援助并努力将其投入到新市场去,而不是为了保护他们,粗暴地将新产业(或生产效率高者)赶走。

财富不仅仅是钱

如果要让中国人均收入超过美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政府开足马力印钞票,每家每户发它个100万现金,这不就碾压美国了么。为什么中国政府不这么干呢?

因为钱不能和财富划等号——钱只是物物交换的媒介。

换而言之,如果你家里有一亩三分地,这就是你的资本,它的面积也不可能凭空增加。如果一个村每户人家都有一亩地,政府又凭空给每户人家100万,且只能用来相互买地,到最后,地价飞涨,但大家地的面积还是那么大。

这算是本书的第二大知识普及,财富(或者说资本)不仅仅是金钱。

地是资本,地里种出来的庄稼是资本,种地用的农机工具都是资本,这片地作为旅游景点也是资本。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总量是不变的,钱却可以凭空“捏造”出来。

农田中的资本与货币很容易区分,但放在国家甚至国际的经济大环境中,很多普通大众或经济学家就会混淆了这一概念。

  • 平准价格,将商品定价固定在某个上限或下限
  • 稳定价格,将商品定价固定在某个“合理”区间
  • 抨击储蓄,鼓励人们不存钱,多消费

上面这些现象同样也在我国真实发生过,比如之前的计划经济、房屋限价/限售/限购、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两桶油价格体系等等。以我这种蝼蚁之辈当然不明白国家的良苦用心,所以这些政策是好是坏我评价不了,只是借此阐述书中的一些观点。

这些拿“价格”开刀政策,本质上来说多少是混淆了“财富”和“金钱”的概念。以两桶油的定价为例,这是典型的平准价格,我们在市面上几乎加不到比他们价格更低的油(主要是没得选😂)。这样的结果就是,两桶油这边总会依赖政策保护来提高自己的利润,而不是费时费力的去提高生产效率;老百姓这边,本来只需花5块钱加的油,偏偏要花7块钱,别觉得2块钱少,每个月乘以13亿,足以催生出一个新产业了。

定价的政策,往往因为少数的利益集团的短期效益,可能是几十万人的就业、周边连带的几大产业、或者所谓的人民必需品的出发点去考虑的。不论你往黑了说还是白了说,都可以把自己的初衷说成是保护老百姓的荷包。

然而,价格应该由供需关系决定,成本应该由生产效率决定。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扰乱了供需关系,也扰乱了市场对资本的合理配比。而这背后,就是少数群体为了追求自己利润最大化的根本初衷。

利润是什么?如果是靠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得到的高利润,无疑对社会也具有高附加值。但如果是靠政策壁垒获得的高利润,只不过是社会财富的转移,而扰乱市场秩序的后果,却需要社会整体来负担。

再如抨击储蓄,其核心思想是,只有消费者把自己的钱都拿出来购买更多的商品,才能刺激生产者开足马力扩大生产,从而解决就业,有了工作,大家就更有钱了,进而消费更多。

这种观点的漏洞在于,消费本身不创造价值,只是财富转移,而供需的失调不大可能让商品价格下降,甚至会上涨。另外,如果大家都不存钱了,银行哪里有钱贷款给企业开展新业务呢,如果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呢?鼓励消费短期内的确能减少失业,但大家养成了挥霍无度的生活,对财富的破坏要比他们创造的就业岗位更多。

不论是限定价格来保护生产,还是刺激储蓄来保护消费,本质上都只是假定商品的价格恒定或可预期,而忽略了商品价值和社会总体财富本身。这些政策的初衷可能都是好的,但结果却未必。

依然是那句话,见树木又见森林。

《一课经济学》里还有很多知识点,比如工会的好坏、税赋、购买力等,都有非常深刻的见解,确实非常适合像我这种经济学小白读一读。

不过话说回来,作者本身倾向于自由市场经济多一些,我对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手,哪个更重要没有自己的想法。而是单纯地觉得,市场因素终归太过于复杂,国际政治、人文道德、投机贪腐、文化传统,当错综复杂的问题同时摆在眼前时,那些“假设、理想的、简化计算”真的又能派上多少用场?

当然,经济学总能给人的价值观带来一定颠覆,这也是我想要学习它的原因,你总能从中发现很多可贵的东西。

小小鼓励,大大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