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信息简史》读后感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翻译的也很棒!这么伟大的一本书,我大概花了4年的时间才读完,4年前刚拿到这本书的那天我读完了封面,4年的最后三个礼拜,我读完了剩下的所有页。

信息简史的简史

听说读写

首先让我们来跟随作者快速回顾一下从女娲补天开始,人类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话说17世纪的某一天,有个老外到南非自驾游,顺便拐卖一下妇女儿童,但他发现每个村庄都有一种鼓,一开始他觉得只是用来发出“报警”信号,就没太在意。后来有更多老外去往当地观光,发现这鼓是神器啊,不经可以当作报警器,还可以用来日常交流,比如是“咚次咚”——How are you?、“咚咚次咚”——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总之男人用它聊政治,女人用它侃八卦,老人用它谈养生,小孩用它做作业。国外观光团对此表示不解,为啥就是不用嘴?经专家的初步分析,因为嗓门儿不够大!

后经深入研究发现,非洲鼓的交流内容也非常奇怪,比如夜晚一个男的打呼噜吵得他媳妇睡不着,媳妇就会在丈夫耳边轻轻打起鼓:“皎洁夜光下的雄性男人啊,黑色的夜晚给了你黑色的嘴唇,你却用它来模仿电闪雷鸣,身旁的女精灵想要悄悄闭上双眸”(这段是我瞎编的)。要是中国媳妇,估计上去就是一巴掌:“你他妈还让不让老娘睡啦!”。不过非洲鼓之所以要把话“说”得那么冗长并非浪漫,而是为了消除歧义,因为鼓声是一种旋律也是一种符号,但不同的旋律会有相似的时候,比如“咚咚次”和“咚咚咚次”,两个旋律差不多但意思却天差地别,所以非洲鼓会在这些符号前后加入更多的符号,以避免产生歧义,所以男人不叫男人,要叫雄性的男人。

其实人类使用工具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中国长城的烽火台,但本质上只能传递一些非常简单明了的信号,而非洲鼓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所以还是比较高端的。总之在这一阶段,代表着人类正在用原始工具进行即时通信。

紧接着人类发明了符号,相比于口语或者利用器具的即时通信而言,符号的意义在于它除了改变了人们口口相传的沟通方式,更是启蒙了人类对于“数”、“逻辑”等概念。要知道不论象形文字还是各种图案绘画,都是对现实世界具体事务的抽象表达,而“数字”、“逻辑推理”这种东西根本在自然界中找不到,但后者对人类今后的文明发现起着决定性作用。

还是说回文字,不论是中国话、英国话还是非洲鼓,都是通过声音传达信息,对于要把声音抽象成文字符号的道路上,三方都走出了各自的道路。中国代表团认为文字应该用来表达事物的意义,比如“水”这个符号表示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英国代表团则认为,文字应该用来表示口语发音,比如“water”这个符号表示念做“窝特儿”,至于它为什么指的是水不重要,我祖宗八辈都这么叫。非洲鼓代表团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咚咚次咚次次咚次咚咚咚”翻译过来就是“文字除了要表意、表音,还要表声调(即符号的拼写和发音都一样,但是声调不同意义就不同),比如ááááá——你瞅啥、ààààà——瞅你咋地”,中英双方代表团均表示:呵呵!不过在文字符号的发展上各自都遇到的困难,中方发现表意机制意味着每出现一个新事物都必须创造一个新符号,数量太多导致大家学习成本太高,而英方发现虽然入门门槛虽然低,但人民群众太随意了,比如“兔子(cony)”这个单词,大家可以拼写成conny、conye、conie、coni等只要念起来像就行。中国代表团对此表示:“让你表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专家尝试推出《新华牛津英语词典——OED》统一每个单词的拼写方式,顺便解释一下每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从此英国文学家么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PS:我读到这部分的时候发现,OED每年纳入新词汇很大程度是因为大家都在用,例如“dama”、“no zuo no die”等词汇被纳入的时候仅仅是为了统一拼写,感觉谈不上什么文化认同,汉子的元素周期表不也是外来词汇么)

初步解放思想

符号启蒙了人类“纯抽象”的思考方式,所以孕育出了一帮数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18世纪70年代的时候,人类的数学已经有很大成就了,但这时有个叫查尔斯·巴贝奇的家伙跳出来说“计算”是一个机械过程,我们所谓的“思考”其实就是一种机械式的逻辑推理,我要发明一种机器让他代替人脑做数学计算,这台机器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把要计算的数字和操作命令在纸上打成孔,机器根据这些孔位转动齿轮,推理出结果。数学家们听后惊呆了,这种人类独有的烧脑游戏居然敢说是机械的。但不管怎样巴贝奇感动了政府,并给了他很多钱让他赶紧把这台机器做出来,于是花了10年时间这台原本名叫差分机的东东才完成了1/7,政府一看严重超支,赶紧叫停该项目。后来巴贝奇自己干,打算做一个更牛逼的,除了加减法,还可以加入一些条件判断、循环等操作,叫做分析机(后人认为这就是计算机的先驱),这个作品最终还是没能完成,但巴贝奇遇到一个天才女人爱达,史上第一位程序员,用这台分析机写算法。

因为远了,所以近了

18世纪40年代,人类已步入电气时代,人们似乎觉得信号可以通过电来传输,于是各种电报的雏形就出现了,大伙在各个国家中栽下很多电杆,信号就可以顺着电杆一级一级地传送出去,不过话说“怎么传”的问题解决了,但“传什么”的问题依然未知,毕竟又不能在电里直接写abc。这是伟大的莫尔斯站了出来,向世人展示了一种“点/划”的简单编码机制为电报行业作出巨大贡献(在他之前还有很多中编码机制,但他的操作最简单,关键还可靠),从此每天的新闻不仅传播得更远更快而且很准。但电报毕竟需要编解码,门槛太高,没个本科文凭都不好意思去应聘岗位,这时贝尔也站了出来,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只需要“听/说”的简单沟通方式——电话,从此以后你都懂的。总之在这一阶段,人类事实上已经在为信息做编解码的事情了,但大家都认为自己处理的是具体的一句话、一条指令等有意义的内容,对其背后抽象出的“信息”还完全没有概念,这个时候就轮到某位英雄出场了。

重新定义“意义”

话说再往后不久就该到世界大战了,各国间对于军事上的交流安全性安全性高度重视,于是招了一帮科学家数学家寻找一种无懈可击的“谈话内容”传输方式,于是乎香农图灵闪亮登场,前者负责加密,后者负责解密,彼此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总之工作内容都是非常高大上的,一般人看不懂。关于战争历史就不讨论了,香浓在工作和往后的学习中经过严密的数学计算发现人类说话中有50%~75%是废话,比如hw r u? m fn thnk u, nd u?如果你尝试把它“念”出来就会发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香农大神各种严密的数学推理逻辑验证后发现(或者说发明),背后有个东西叫“比特”,它不仅可以表示人的口语或符号,任何声音、图像都表示。它是“信息”的基本单位,而信息本质上来说是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来度量“讯息”大小?多少?长短?这和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意义”毫无关系,比如还是前面那句话,你把它写完整,它包含的意义有多少,信息又有多少?

信息的定义,不仅仅对数学界有历史意义,它基本上颠覆了当时物理学、语言学、生物学、密码学等太多领域,包括如今的量子力学,尽管当时的人们(我觉得哪怕是现在的人)对信息的概念依然很模糊,从根本上说,人们真的不理解这种看不见摸不这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只知道它真的有用。当然除了信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不敢肯定你听过熵这个字,但我敢肯定你听过比特这个单位,比如你电脑硬盘的某个隐藏文件夹里有8个Gb的日语学习资料,那这8G就是熵,它的单位是bit,当然还有Byte、KByte、MByte、GByte只是为了“去零”。言归正传,熵是一种描述“无序”的度量单位,你可以想象一群小学生在操场上活动,如果他们各自在打闹玩游戏的乱跑,那整个操场的熵值就很高,如果他们整齐划一的在做课间操,那整个操场的熵值就很低,熵越高约无序(能够容纳的信息就越多)。信息之所以离不开熵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概率问题,1个比特可以有50%的概率为1或0(两种符号),那10个比特呢,可以有多少中概率表示多少种符号,具体的数学公式就不说了(反正我也没怎么看),总之本书读到这里的时候,务必要给自己灌输一个概念——概率思维。看待一个问题不要总是非黑即白,要想有多大概率会是黑,有多大概率会是白,嗯,1+1有多大概率等于2呢?这道题太难了,不会做!

我可曾被模因所掌控?

其实本书讲完信息论之后篇幅已过去大半,再往后主要是围绕信息对生命、意义、量子力学以及哲学层面探讨,大体就是说生物学这些原本整天搞化学实验的专家们开始推翻以前的工作成立分子生物学,认真的从信息编码角度去看待DNA、遗传,发现了很多生命中惊人的秘密。物理学也是一样的,人们对量子纠缠、量子态叠加等科学研究,看到了未来通信加密的新突破口,对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寄予厚望。同时也指出当下人类信息过载的问题,我们每天都被无数的信息洪流冲得头昏脑胀,人类的信息检索能力已经远远赶不上自己制造信息的速度,好在Google出现了!当然毕竟是简史嘛,里面同样充斥的很多历史典故,非常精彩。

但这些不是重点,我其实被其中很短的一个章节吸引,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跃入模因池,模因这个词最初由《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引用但篇幅不多,信息简史在本章中强调了模因的“潜力”。先解释下,目前而言模因是定义为一种传播力(感染力)的抽象或者描述。我从网上得到的答案更多的解释是,模因是一种文化遗传因子,和基因类似,但主要是一种心理学或社会学概念,表示某种概念在社会中的传播或扩散能力。但就现在比较无知的我而言,更倾向于认为模因是生命的本质。

需要说明,关于生命如何定义我有自己的见解,不一定是对的,只是我看待世界的一个角度而已:我所理解的生命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有血有肉能跑能跳这么狭隘的范围。地球、森林、海洋是否有生命?国家、公司、互联网这种人类文明中产生的组织是否也可以算作生命?而人体本质上也是无数的细胞构成的组织(每个细胞理论上来说也是独立的生命)。所以我觉得由基础单位构成而来,遵从诞生——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的周期性规律的组织都可以定义为生命,我曾经觉得必须要具备“自我意识”才能算作真正的生命,但仔细想想,远古时代的单细胞生物哪来的自我意识,难道就不叫生命了?所以,我所谓的模因是生命的本质是基于对生命更广泛的理解,生命是一场信息传播的狂欢,模因从逻辑上驱使每个信息载体将信息传递给更多新载体,重点是传递,至于为什么要传递(即信息包含什么样的意义)一点也不重要,因为信息和意义无关!就好像一个人不知何时何地会突然问自己一句:我为什么会存在这个世界上?

基因控制着生命的密码,那什么控制着基因?

基因是一种遗传物质,是DNA片段,这些概念我们都司空见惯了,甚至DNA的“自我复制”行为也被我们认为理所当然,我们从不对它过问一句为什么,为什么你要不停的自我复制?
现在,不妨做一个大胆的推理,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所以它也可以是模因的载体,因此它不得不把遗传信息复制给跟多新载体。说得魔幻一点,就好比基因把一个人的全部遗传信息存储好后,模因偏偏在最后加上这么一句话“看见不转,全家死光光!”,其实DNA对这些基因遗传信息毫无兴趣,主要是因为最后那句话让它咬牙切齿,却又不得不把信息完整的复制到新的载体。所以,当DNA完成自我复制的时候,哪怕从客观上来看也是它的主动行为,但其实是模因的逻辑让它不得不这么做。尽管大部分DNA都很懒,看到遗传信息后都是无脑转发,可偏偏有一小撮DNA在复制粘贴的时候不小心篡改原文,有的篡改了基因信息(演变了),有的篡改了模因信息(灭绝了)。好在模因一心只为传播,至于信息被后来被改成什么样,它也管不了。

它有生命吗

来做个游戏,首先打开微信,准备发这样一条朋友圈:

  1. 随便选一张配图,美女、宠物、花朵、钞票哪怕是耶稣都行
  2. 配上这样一句话:“此图已被佛祖开过光,转发保你家人三年平安!”

好了,类似的朋友圈估计很多人都见过,不过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会想“只有傻逼才会转发”,但你在微信或微博上见到的谣言、抽奖、集赞等类似信息还少么。在这里不讨论这种分享是不是脑残,而是思考一下,这场可能有组织可能有预谋的群众行为本身具备生命的特质吗?或者干脆说它是生命吗?当你参与到一个微博转发抽奖活动的时候,考虑一下,你自己在成为信息载体的同时是否也成了一个模因(不得不转发,同时还感染更多载体),而你真的关心活动背后的意义吗,你关心的应该是能否成为幸运儿这个问题吧?再来看看这场转发活动本身,由与某种背景被某个博主发起活动,整体有了被转发的概率——诞生,刚开始是一小撮关注他的粉丝看到并开始转发,整体转发概率快速提高——生长,转发引起更多人的转发,整体转发概率巅峰——成熟,当整个微博里能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整体转发概率下降——衰老,终于抽奖过后本活动无人问津,整体转发概率趋近于零——死亡。像不像一次生命进程,如果这场活动它有“自我意识”的话,我估计在它会在死之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存在这个世界上?

怎么解释死亡?

死,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如果尝试解释一下死的意思,呼吸心跳永久停止?不再新陈代谢?从这世上消失?永远的睡着了?但是再想想,从物理上说一部机器在运转我们为什么不觉得它有生命,一部手机整天充电放电我们为什么不觉得它有生命,一个人就算把他烧成灰也只是换了的物理形态继续存在,没有消失啊,恐龙化石的DNA不也依旧存在吗,我门为什么觉得化石没有生命。我觉得永远的“睡着”了更贴近死亡的意义,从模因的角度来看,当模因被再传播的概率趋近于零的时候,模因构成的整体宣布死亡。就用微博抽奖活动来说,本条微博被再次转发的概率趋近于零的时候,就意味着它死了。一个人也是这样,构成人体的全部DNA基本不再自我复制的时候,生命就结束了,基因将长久甚至永久存储着这场生命的信息,只是模因失去了魅力,这个“不转不是中国DNA”的死循环终于有条件break了。

好了,关于模因其实我还有很多想说的,从宗教到文明,从传销到营销,哈哈,get到模因的概念后,仿佛好多世界都需要重新观一遍,就好像信息这个概念被提出之后,整个世界都天翻地覆。毕竟这是信息简史的读后感,不要偏离主题。其实作为一个程序员,我也曾一度怀疑构成整个世界的最小单位是1和0,就像书中说的“万物皆比特”,因为真的太巧了,有黑就有白,有高就有低,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不过说实话,读完这本书后我反而有些迷茫,毕竟宇宙的信息量太大了,用2的N次方来表示还不够,应该是N的N次方。

我的意思是,面对这样的浩瀚,说我无知都是一种抬举。

小小鼓励,大大心意!